近期,有市民反映和議論某些凈水設備經銷商走家串戶向市民介紹新概念、新功能飲用水,并指出自來水水質差,需要經過再處理才能放心飲用。為了讓市民信服自己的論點,他們當場做電解自來水的實驗,同時還用電解純水作比較。以鐵棒為陽極、鋁棒為陰極插入水杯中,通電后水被電解。純水杯中,反應較慢,水質微黃清澈;自來水杯中,反應較快,浮泡發黑、飄浮絮狀物。于是他們就實驗現象作出了“科學而權威”的解釋——絮狀物就是自來水中所含的各種重金屬的氧化物,對人體有害。而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購買凈水設備,通過凈化處理,自來水就能變成有益健康的功能水。
其實,電解自來水實驗現象不假,但實驗真相被歪曲了。電解水的實驗原理:當鐵棒和鋁棒放入水中,分別接上電源的陽極和陰極,陽極上的鐵失去電子變成二價亞鐵離子,繼而氧化成三價鐵沉淀。不同的水由于電導率、所含成分不同,產生的電解現象就不一樣。自來水由于所含的礦物質、微量元素高于純水,電解現象自然比純水明顯。其實只要在純水中加幾粒食鹽,純水的電解現象就會和自來水的一模一樣了。電解后水的顏色取決于生成的鐵化合物的種類。如氯化亞鐵、硫酸亞鐵是綠色;氫氧化鐵、硫酸鐵呈紅褐色;氯化鐵顯棕黑色;硫化鐵為淺黃色。假如將鋁棒接在陽極、鐵棒接在陰極,電解后水呈白色,即氫氧化鋁沉淀的顏色。電解自來水實驗的實質是電解器的陽極金屬在電解的作用下,于導電溶液中發生電腐蝕的現象,是腐蝕析出物與水體共同作用的結果,它只是反映水樣的電導率的大小,電導率只是純水水質的一個指標,并非自來水水質指標。因此,以電解自來水實驗來評價自來水水質是極其荒謬的,極具欺騙性。它只是某些凈水設備經銷商設的一個局:歪曲利用電解實驗來蒙騙市民,為推銷產品而采用的營銷手段。
目前,濰坊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從原水到水龍頭全過程進行嚴密監測、嚴格控制,政府監管部門也不定期抽檢出廠水、管網水進行監督檢測,水質完全達到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(GB5749—2006)要求,廣大用戶可以放心飲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