輕擰水龍頭,清水就會汩汩流出。對于公眾而言,因為獲取水資源的便捷性,從而很少注意到一個事實——自來水并非“自來”,點點滴滴皆辛苦。
河南商報記者到劉灣水廠直播
3月21日,在第二十九屆“世界水日”前夕,為了讓公眾更加了解自來水的“前世今生”,增強其對水資源的節約意識,河南商報聯合鄭州自來水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走進劉灣水廠,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直播活動,通過追蹤水的全流程生產過程,帶大家見證自來水的誕生之旅。
【首次直播!帶你走進河南供水規模最大的水廠】
隨著氣溫逐日回升,春天的腳步更近了,劉灣水廠的海棠、櫻花漸次開放,一眼望去,整個水廠充滿生機。這是劉灣水廠第一次進行直播活動。
河南商報記者到劉灣水廠直播
“自來水廠是安全重地,水質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,尤其疫情常態化期間,我們必須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,不能有一絲馬虎。”在劉灣水廠副廠長屠復舉的帶領下,河南商報直播記者掃描行程碼、進行測溫之后,才得以進入劉灣水廠。
2013年5月,劉灣水廠正式開工建設,2014年7月31日投產向市民供水,是目前河南省供水規模最大、人均供水量最大、現代化程度最高、勞動生產率最高的地表水廠。
屠復舉介紹,劉灣水廠以南水北調為水源,日供水能力40萬噸,供水范圍主要包括航海路以南,大學路以東,經開區、鄭東新區部分區域的生產、生活用水。劉灣水廠的建成通水,解決了鄭州市東南片區水壓偏低的問題,結束了鄭州南部無水廠的歷史。
水廠投產以來,增設了水廠預處理和深度處理等工藝環節,使出廠水的水質、口感得到明顯的提升,出廠水水質綜合合格率100%。
“出廠水濁度低于0.18NTU(散射濁度單位),而在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,這個指標僅為1NTU。”屠復舉介紹,也就是說,劉灣水廠出廠水的濁度大大優于國家標準的要求。
【一滴合格自來水的誕生,至少需“闖過”8道關】
一滴水,從水源地流向千家萬戶,到底要“闖過”多少關?上午10點半,帶著公眾的疑惑和好奇,劉灣水廠的直播活動正式開始。
水首先經過的地方為反應沉淀池,從外觀上看,此時的水似乎很清澈,但實際上有大量肉眼看不到的小分子顆粒物。
反應沉淀池共分混合、反應、沉淀三個區域,在這里加入混凝劑和助凝劑等凈水劑,通過機械攪拌后進入反應區,使水中膠體、懸浮物、藻類等小分子顆粒物絮凝結出大顆粒,形成礬花,隨后進入平流沉淀池進行沉淀、去除,沉淀時間約為2小時。
“現在所在的位置是臭氧接觸池,這也是劉灣水廠在常規水處理工藝基礎上,增加的深度水處理工藝。” 劉灣水廠生產科科長楊會鵬說,通過臭氧和水充分接觸,利用臭氧的氧化性將水中大分子有機物氧化成小分子物質。
進入過濾環節,劉灣水廠共有活性炭濾池和砂濾池兩個流程。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,將水中小分子有機物進行吸附去除;活性炭濾池出水進入到砂濾池,水中的有機物、細菌和病毒等會被截留。
離開濾池,河南商報直播記者來到了室外,可以看到大片草地。
“這下面是清水池,經過處理消毒的成品水就存儲在這兒。”楊會鵬介紹,清水池前加氯,而液氯需與水接觸至少半個小時,才能殺死水中的微生物,殺菌就在清水池中進行,確保了出廠水合格。
伴著機器運行的嘈雜聲,水來到了最后一個環節——送水泵房,水從這里源源不斷地輸送至供水管網,流進千家萬戶。粗略算來,一滴水,要經過混凝、反應、沉淀、臭氧、炭濾、砂濾、消毒、泵房等8道工藝,以及大大小小幾十道工序,才能最終分流到用戶水龍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