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記者從貴陽市水務管理局獲悉,為建設以生態為特色的世界旅游名城,切實加快修復水生態、涵養水資源,到2020年,貴陽市計劃建成9條海綿型示范道路、11個海綿型示范公園綠地、9個海綿型示范小區和12條生態景觀示范河道,城市建成區20%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。
建設中,貴陽市結合自身生態條件,突出原生態保護,因地制宜選擇滲、滯、蓄、凈、用、排等多重措施,科學選用下沉式綠地、植草溝、人工濕地、透水鋪裝、透水路面、多功能調蓄等低影響開發設施及其組合系統,將70%以上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。
根據相關要求,貴陽市計劃建設的9條海綿型示范道路,道路長度大于8公里,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70%。到2020年,全市已建區海綿型道路與廣場建設面積將達到563公頃,新建區達到317公頃。
計劃建設的11個海綿型示范公園綠地,規模大于1平方公里,單位面積控制容積可實現100平方米/公頃。到2020年,已建區海綿型公園和綠地面積將達1642公頃,新建區2606公頃。
計劃建設的9個海綿型示范小區,規模大于0.2平方公里。到2020年,貴陽市已建區海綿型建筑和小區建設面積將達到1068公頃,新建區達到1318公頃。
此外,貴陽市還計劃在2020年前建成12條生態景觀示范河道。目前,小車河、南明河南段(又名花溪河)、金鐘河(又名小灣河)已經完成建設工作,剩下的魚梁河、麥架河、小黃河、麻堤河(又名三江口河)、李家沖河、松溪河、宋家沖河、大泥窩河、栗木山河計劃在今年底完成。
什么是海綿城市?
海綿城市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,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彈性”。海綿城市建設強調保護自然生態,修復受損生態,并實施低影響開發。建設自然積存、自然滲透、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,不僅可以有效利用雨水補充地下水,還可緩解城市內澇,改善城市水生態。